返回列表

淺談新食品原料(新資源食品)

2024-11-18

淺談新食品原料(新資源食品)

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是主管衛生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。2013年,國務院將衛生部的職責、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整合,組建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。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原衛生部依據《食品衛生法》制定的《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》修訂為《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》(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第1號令)並於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。

新食品原料定義
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:
(1)動物、植物和微生物;
(2)從動物、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;
(3)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;
(4)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。
*傳統食用習慣,是指某種食品在省轄區域內有30年以上作為定型或者非定型包裝食品生產經營的歷史,並且未載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。
新食品原料特點
新食品原料應當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,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,且無毒、無害,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、亞急性、慢性或者其他潛在性危害。
獲得批准的新食品原料
一、原衛生部公告
低聚木糖、透明質酸鈉、葉黃素酯、L-阿拉伯糖、短梗五加、庫拉索蘆薈凝膠(2008年 第12號)
低聚半乳糖、水解蛋黃粉、異麥芽酮糖醇、植物甾烷醇酯、珠肽粉(2008年 第20號)
蛹蟲草(2009年 第3號)
菊粉、多聚果糖(2009年 第5號)
γ-氨基丁酸、初乳鹼性蛋白、共軛亞油酸、共軛亞油酸甘油酯、杜仲籽油(2009號 第12號)
茶葉籽油、鹽藻及提取物、魚油及提取物、甘油二酯油、地龍蛋白、乳礦物鹽、牛奶鹼性蛋白(2009年 第18號)
DHA藻油、棉籽低聚糖、植物淄醇、植物淄醇酯、花生四烯酸油脂、白子菜、御米油(2010年 第3號)
金花茶、顯脈旋覆花(小黑藥)、諾麗果漿、酵母β-葡聚糖、雪蓮培養物(20110年 第9號)
玉米低聚肽粉、磷酯酰絲氨酸(2010年 第15號)
雨生紅球藻、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(2010年第17號)
翅果油、β-羥基-β-甲基丁酸鈣(2011年 第1號)
元寶楓籽油、牡丹籽油(2011年 第9號)
瑪咖粉(2011年 第13號)
蚌肉多糖(2012年 第2號)
中長鏈脂肪酸食用油、小麥低聚肽(2012年 第16號)
人參(人工種植)(2012年1 第17號)
蛋白核小球藻、烏藥葉、辣木葉、蔗糖聚酯(變更食用量)(2012年 第19號)
二、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告
裸藻、1,6-二磷酸果糖三鈉鹽、丹鳳牡丹花、狹基線紋香茶菜、長柄扁桃油、光皮梾木果油、青錢柳葉、低聚甘露糖(2013年 第10號)
顯齒蛇葡萄葉、磷蝦油、馬克斯克魯維酵母(2013年 第16號)
殼寡糖、水飛蓟籽油、柳葉蠟梅、杜仲雄花、乳酸片球菌、戊糖片球菌(2014年 第6號)
塔格糖、奇亞籽、圓苞車前子殼、羅伊氏乳桿菌(菌株號 DSM17938)、蛹蟲草(食用量、質量標準要求和使用範圍)、植物甾烷醇酯(增加塔羅油為原料,並擴大適用範圍)(2014年 第10號)
線葉金雀花(2014年 第12號)
茶葉茶氨酸(2014年 第15號)
番茄籽油、枇杷葉、阿拉伯半乳聚糖、湖北海棠(茶海棠)葉、竹葉黃酮、燕麥β-葡聚糖、清酒乳桿菌、產丙酸丙酸桿菌(2014年 第20號)
乳木果油、(3R,3'R)-二羥基-β-胡蘿蔔素、寶樂果粉、N-乙酰神經氨酸、順-15-二十四碳烯酸、西蘭花種子水提物、米糠脂肪烷醇、γ-亞麻酸油脂(來源於刺孢小克銀漢霉)、β-羥基-β-甲基丁酸鈣、木姜葉柯(2017年 第7號)

上一篇: